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

第二章作業

2-1 What is science? (什麼是科學?)


ANS:

1.科學是用來探索自然的工具
2.科學就是尋求自然的定律和運作。
3.科學結果
4.科學的限制


(1)
科學是讓我們用來探索這個自然的工具,課本上舉了許多步驟來幫助我們更有條理、更快速的釐清未知自然中的奧秘。
(2)
科學家藉由研究科學的步驟,推論、試驗出各個自然法則。
(3)
使用科學方法所做出的結果可分為三種,1.嘗試性的2.不可信的3.可信的。若是我們所做出來的結果是前面2者,那麼就表示說我們還需要在找尋其他的方法去解釋自然的現象;若我們的結果是最後1者,就可以創造出可信的結果,也就是所謂的定理或是法則,這是在科學上非常重要的結果。
(4)
科學上面也有許多的限制,課本上也列舉出了5項,1.科學家不可能做出完全準確的結果2.偏見3.自然中有太多的互動4.科學家需要得到大量的數據去分析5.科學家在自然中有太多的未知,所以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。




2-2 What is matter? (什麼是物質?)


ANS:

1.甚麼是物質
2.物質的組成

(1)物質為元素和化合物,元素就例如:金、銀、銅……等,化合物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元素所構成的東西。

(2)物質是由原子、離子、分子所組成。原子與其他的物質解離就可分出許多其他的離子,分子則是許多的離子或原子所組成。



2-3 How can matter change? (物質怎麼改變?)


ANS:

1.物質的變化
2.物質變化時會遵守的2個法則

(1)
物質的變化分為3種,1.物理變化2.化學變化3.核變化。物理變化是改變物質的排列而不改變其種類;化學變化則是既改變物質的排列也改變其種類;核變化又分成3種,1.放射線元素的衰裂2.核分裂3.核融合。
(2)
物質改變會遵守2個定律,質能守衡和物質不滅定律。



2-4 What is energy and how can it change its form?(什麼是能量,它如何改變形式?)


ANS:

1.能量的功用以及分類
2.能量轉變的科學守則

(1)
能量 無處不在,它大類分為動能與位能。動能較常見的是當一個東西移動會產生摩擦力,而摩擦力會產生熱、電磁波也可以產生能量。位能則是可以儲存能量。
(2)
能量轉換是照著兩個科學守則。熱力學第一定律:又稱為能量守恆定律,意指能源無法產生或消失,只有從一種形式轉換到另一種形式。熱力學第二定律:當能源形式的變化從一個到另一個,能量變換後,所剩的物質會被消耗而減少。





2-5 How can we use matter and energy more sustainably? (我們如何使物質和能量更加能承受?)


ANS:

1.物質回收:做好可回收資源的回收,如:塑膠、金屬、紙類等。
2.重複使用:將可消耗物盡可能重覆使用,提高使用效率。
3.利用科學:使用科學方法改進生產方式,使其達到永續社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